在文学与影视的路上,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有人说名着的味道电影无法重现,甚至有的毁了作品,影视的改编不尊重原着,而且面目全非。像这几年翻拍的《红楼梦》、《天龙八部》,不仅和原着差别甚大,而且拍的不如八十年代的经典。
其实中国文坛的文学走出世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其改编的影视有关。像《白鹿原》,还有莫言的作品,正是因为文学被改编成电影,所以被世界所发觉,才会有第一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
我先是看了张艺谋拍的影视作品《金陵十三钗》,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短片小说《金陵十三钗》改变的。品读过原着后张艺谋的电影让我记忆更加深刻,无论是影视还是原着,无疑都是经典之作。而我觉得在《金陵十三钗》中电影更胜于文学,在电影的制作前期,张导和严歌苓进行了讨论,对许多细节甚至人物进行变动改编,这样的前奏工作使得电影又成为了金陵十三钗的二次创作,使得电影与原着有了些许的出入。而这些出入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更好的变动,从而有成就了一部不朽的大片。
原着的开头是以第三人称书娟外甥女的身份阐述的,而电影是以书娟为第三人称念旁白,显示其心理。我更喜欢原着的开头,“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朦胧懂得由此她成了引发各种淫邪事物的肉体……”小说开头就让读者知道肉体的纠葛与这篇小说密切相关,背景又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历史知道期间的历史南京上空充斥乌云,尸横遍野,可恶的日本军烧杀抢虏,特别是变态的捕捉中国女人,满足他们变态的禽欲!在小说中很少正面写战争的场面,整偏小说基本上都是在教堂内的事件描述而阐述,而电影在最开始就是教堂外,亦是整个南京残酷的战争场面。电影开头几个女学生在外逃亡的情景,惊心动魄,与敌人的躲避不仅是生与死的挑战,更是灵与肉玷污的抗争。当时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李教官应该就是小说中的李全有,在影片中,李教官指挥力极强,足智多谋,但迫于敌众我寡的情况,而且弹药不及敌军先进,所以我军不得不使用人肉碉堡,一步步靠近敌人,只为多杀些日本鬼子,在电影中,中国军人一步步艰难前进,那个画面极其震撼,顿时对抗战军人肃然起敬!相比之下,小说并没有这方面场景的描写,这也体现出了影视作品在后期对文学作品的完善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面我们来对比小说与影视作品中有关人物的异同。
在两部作品中,小说出现英格曼神父和阿多阿多两位神父,电影中出现的是为英格曼神父举行安葬仪式的美国人约翰。米勒,电影大部分篇幅在于塑造约翰这个人物,之前的他只认识钱和色,但那次日本人来教堂疯狂地想要玷污教堂天真的孩子们的时候,他的人性凸显了。他假扮教父,保护这帮女学生们,最后还帮助女学生们逃出了恶魔的手中。那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电影通过这一转变塑造了约翰神父这一高大的形象。小说中并没有这一人物,而是两位教父都竭力保护女学生们。约翰的塑造比小说的人物塑造更胜一筹。
在小说中陈乔治是和妓女红菱发生关系的,而在电影中陈乔治正直,天真,就像个孩子。而且他很勇敢。电影在后部分是13个女你学生却只有12个妓女,乔治恳切约翰神父把他化装成女学生,电影的这一情节不仅使观众心里一悬,而且更显示出乔治勇敢大爱的性格特点。
电影中的玉墨那种淑女气质更加高贵,小说中玉墨在戴教官面前跳舞时略显风骚,但两者都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赵玉墨。电影和小说的书娟基本一致,但电影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好奇,小说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仇恨。
张艺谋导演用了4年的时间筹备这部电影,在挑选演员方面尽量是要会南京话的,这更有南京城的气息,更尊重原着。总之,《金陵十三钗》的影视和小说都是在现当年耻辱,燃起人们不忘历史的巨作。
相关作文: 操场上、我的梦想、我的洋娃娃200字、处处留心皆学问、不能吃的奖品、阳台上的小蕃茄、吃火锅作文100字、我的小相册、放烟花作文200字、蜘蛛网标签: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