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校阅

位置:一点成语网 > 词典大全> 校阅

校阅的近义词是什么?

校阅的近义词

  • 校勘   1.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唐·白居易《策林二•大官乏人》:“秘着之官,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  ▶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群书,见有八十余篇,然多错乱重复。”  ▶胡适《重印干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他料定读小说的人决不会费大工夫用各种本子细细校勘。” 
  • 考订  (考订,考订)考核订正。  ▶宋·秦观《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于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于明也。”  ▶元·揭傒斯《孔氏谱序》:“拜曲阜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沈覆《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阳湖·孙氏,分着述与考据为二:以
  • 校订  (校订,校订)校勘订正。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近予见宋板《大戴礼》,乃秦景旸阅本,口字并非方空圈。  ▶景旸讳四麟,系前代邑中藏书家,校订颇精审可据。”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孔编修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近时戴东原编修、卢绍弓学士,相继校订,蹊迳渐闢。”  ▶巴金《一颗红心--悼念曹葆华同志》:“他基本上恢复了视力以后,又拿
  • 校改  校对改正。  ▶鲁迅《热风•望勿“纠正”》:“你也标点,我也标点,你也作序,我也作序,他也校改,这也校改,又不肯好好的做,结果只是糟蹋了书。”
  • 校正   1.古代管理马匹的官。  ▶《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  ▶杨伯峻注:“襄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  ▶《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参见“校人”。  2.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  ▶《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
  • 校对  (校对,校对) 1.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明·沈德符《野获编•着述•国学刻书》:“近年北监奏请重刊二十一史,陆续竣事,进呈御览,可谓盛举矣,而校对卤莽,讹错转多。”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命朱珪、戈涛、卢文弨、翁方纲等,校对于翰林院后堂东宝善亭内。”  ▶巴金《寒夜》五:“他只是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
  • 校核  (参见校覈)校对,核查。  ▶舒新城《争取<辞海>的高度水平》:“在付印过程中,又再一次将校样分送编写单位校核、修改。”  ▶《花城》1984年第1期:“作为分队技术负责人,他得亲自检查岩芯,校核编录。”
  • 雠校  (雠校,雠校)校勘。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惧乖典章,乃博选诸儒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诣东观雠校传记。”  ▶《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篇章毕觌。”  ▶张载注引《风俗通》:“案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

校阅意思:(校阅,校阅)

 1.查核,察看。
  ▶《魏书•太宗纪》:“诏使者巡行诸州,校阅守宰资财,非自家所赍,悉簿为赋。”
 
 2.审阅校订。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首。”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各以所校阅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查之。”
  ▶巴 》查看详细